
作者:凱琳.史勞特(Karin Slaughter)/譯者:吳俊宏/出版社:小異出版
【內容介紹】
從亞特蘭大最富裕的郊區,到市區內幽暗的國民住宅,不論黑白、不分貧富,都成了兇手行兇的對象。接連傳出命案中,受害者皆是年輕女性,兇手冷血凌 遲,在死者身上留下同樣的標記。警方根據線索展開全面追緝之際,狡猾的狂人卻故布疑陣,將數位不同種族、貧富不一的人牽扯進來。緝兇的人也同樣必須跨越這 些藩籬,才能將他繩之以法。資深警探麥可‧歐伍德是其中之一,他的婚姻危如懸卵,傲慢的個性和火爆的脾氣更讓他的工作岌岌可危。美艷動人的風化組警察安 潔‧波拉斯基也牽涉其中,由愛轉恨,讓她和麥可的關係更形緊張。不過,他們兩個不知道的是,還有一個人也被捲入了這場遊戲,他是一事無成的前科犯,因緣際 會之下,闖入了兇手的生活──真相能否水落石出,關鍵或許就在他身上。
在這本結合了高明的鑑識情節,以及令人愛恨交加的角色中,喬治亞州格蘭特郡系列暢銷作家凱琳‧史勞特開拓出一片顫慄的新戰場。她以巧奪天工的手法串 連起一部層次複雜、曲折離奇的小說。氣氛緊張懸疑,情慾錯綜複雜,峰迴路轉的情節,屢屢讓人跌破眼鏡。打從翻開《虐殺三聯圖》的那一刻起,每一次駭人的發 現都讓氣氛更加緊張,一步步奔向天崩地裂、永難忘懷的高潮結局。
【心得分享】
受命偵辦一起妓女艾莉莎兇殺案的麥克警探,從波灣戰爭退役在亞特蘭大警局一路幹了十幾年,文書上的背景資料看不出有異常之處,沒啥豐功偉業仕途平順,除了些微苦悶的家務,看起來是個再正常不過的警察了,而空降前來支援的SCAT(特殊犯罪追緝小組)特務威爾博士,讓麥克起了疑心,不過是死了一名妓女,州政府為何要大費周章派人協助辦案呢?威爾博士手上的案子和艾莉莎的死因有何關連,這些女性受害者,年齡不一、種族不同、沒有特殊鎖定,兇嫌的犯案動機不明,唯一的共同特徵是身體某個器官曾被殘忍分開,這薄弱的線索會是破案的關鍵嗎?
故事裡不甚起眼的約翰,個性上的轉變倒讓人饒富興味,甫出獄時驚心受怕畏畏縮縮,克苦生活有些苟延殘喘的人生態度,到結尾變得聰慧狡黠善良寬大,末了更一舉擊敗設計陷害他家破人亡的惡徒,重新迎回自由,這其中的轉折十足戲劇性,是二十年牢獄生活磨練刺激來的呢?還是母親這句話〝絕對不要放棄〞在冥冥中的驅策呢?
同在孤兒院成長的臥底警員安潔和威爾博士之間糾結分合的牽扯也讓旁人一頭霧水,加上麥克警探這三角關係更形複雜,這些個旁枝末節的感情怨懟多少緩和了〝虐殺〞中暴力與變態的色彩,至於〝閱讀障礙〞的附加價值,除了突顯這個角色的英雄面向,間接的也讓人認識這個存在既久的隱性病症。綜觀幾位要角安潔、約翰、威爾、麥克…甚至驚鴻一瞥的少女辛西雅…你不得不承認,這些在不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每個人都是一幅三聯圖,內在一個樣,外在又是一個樣,內心的陰影左右他們人生的腳步,一步錯回頭難矣。
故事中每一個角色都有心理上的殘疾,而在中場作者很明顯暗示讀者〝骨頭藏在這裡〞,這點我有些挫折,看推理的樂趣就是要躲貓貓的追逐戰,前半部懸疑氣氛在 答案揭曉後變成八卦大哉問了,如果不當它是一本推理犯罪小說,而是思考角色背後家庭問題所衍生的社會亂象也許會釋懷些,讀者我姑且妄斷作者想傳達的無非是 青少年時期受的傷害所造成的人格偏差,父母教養不當更讓這些問題小孩形成反社會人格特質,成為潛在的殺手。
基本上我是個很計較書名的讀者,說點小意見,原書名《TRIPTYCH》中文的意思是三幅相連的圖畫,於書的內容其實是很貼切不浮誇的,出版社大概希望有更獨特的說法,硬是加了〝虐殺〞二字,《虐殺三聯圖》很聳動劇力萬鈞,重口味的讀者很難不被誘惑,但相較於抗拒血腥暴力題材的讀者可能望之卻步失之交臂了,其實,只是死了幾個人吶…
sunny
※感謝小異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引用來源:http://www.locuspublishing.com/blog/play/?p=1157
《虐殺三聯圖》:http://www.locuspublishing.com/events/4111TSM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