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一覺醒來後,我的下腹疼痛不已,我輕輕一摸,發現那裡有一條剛縫好線的傷口,像極了一抹猙獰的微笑。站在身旁的陌生男子告訴我,我剛生下了第二胎,而他,是我的丈夫……
我彷彿遺失了時間,那些與我有關的事彷彿也成了他人事。奇怪的是,我既不驚慌也不意外,就這麼接受了有關我和我家人的「新發現」。雖然這一切令我十分困惑,但我隱約意識到自己過去也有過相同的處境:虛應故事、默默蒐集各種資訊——這感覺很熟悉,而且不知為何,我知道我最好緊緊閉上嘴巴,什麼都別說。
我丈夫對我越來越惡劣。他對我大吼大叫,因為我在醫院待了六個禮拜,回到家也不能處理家務。疼痛加上疲倦使我能做的事非常有限,為此他狠狠咒罵我。我不想跟丈夫做愛,因為我根本不認識他。最糟糕的是,在我兩歲的兒子眼中,我是個陌生人,他知道我根本不是他媽。
誰能告訴我,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理察‧貝爾醫師(M.D. Richard K. Baer)
行醫三十年,擁有伊利諾州立大學的精神病學醫學博士學位,以及西北大學創作碩士學位;伊利諾州、印地安納州、肯塔基州、俄亥俄州的執業醫師。曾擔任伊利諾州心理治療協會主席長達十四年之久。既有精神病理學領域的權威知識,又有寫作的專業訓練。《我遺失的時間》肯定會讓他成為繼薩克斯之後的新一代神經文學專家。除了記錄多重人格病患的真實故事、深入人類心智中的奇異天賦外,貝爾醫師也像《玻璃城堡》的作者珍娜‧沃爾斯一樣,挖掘不堪童年對成長經驗的强大破壞力,並用其自身的醫學學識,幫助社會重新定義和理解多重人格障礙,以及如何正確醫治該病症。
個人網站http://www.healthgrades.com/directory_search/physician/profiles/dr-md-reports/Dr-Richard-Baer-MD-368A5949.cfm
分享:
有些事我們可以選擇遺忘,遺忘也是自己的一部份,
生活中瑣瑣碎碎的感覺,
生理上的痛楚,心靈上的悲傷,
在正常人的感知中,
你可以決定什麼是值得珍藏的,什麼是不願再想起的,
而這些皆屬於自身記憶的一部份,
完整的你我可以做選擇,
美好感動的事物留下了,受傷痛苦的淡忘了。
書中的主角─凱倫卻無法選擇,因為她遺失了時間…
凱倫罹患了"解離性認同疾患"(後經 貝爾 醫師判讀是多重人格精神疾病)。
翻開書頁踏入"她們"的故事,
我腦中充滿了問號???凱倫有多少個分身?
這些分身是她幻想杜撰的人物嗎?還是她有難以啟齒的遭遇?
什麼情況下產生了這麼多不同性格的分身?而這些分身又如何共處在一個身軀?
彼此發生衝突時,是什麼力量一次次把她從自殺自殘中拉回現實裏?
我期待著解答…
貝爾醫師是專業的精神醫師,
在他執業中有各式各樣的精神病患,而"多重人格病患"是罕見的,
在書中他坦誠凱倫是他碰到的第一個病例,頭一遭他質疑自己是否可以幫她渡過難關,
但是他並不放棄,本著多年蒐集的資料,多方檢閱各式各樣的病例報告,
為了讓凱倫再度找回完整的自己,他堅定的恪守醫生的本份,
一步步的引導凱倫,.慢慢的深入自我的核心,
把真相找出來,拼湊出她遺失的時間。
從凱倫的陳述中,你無法想像她的童年是如此不堪、駭人聽聞,充滿了傷害與不安,
在精神肉體雙重被虐待下,她如何承擔存活下來?
我懷疑究竟有幾分的真實性?現實中真有如此殘忍性變態的家庭嗎?
還有那令人作嘔所謂宗教性的儀式…字字句句是那麼有說服力,
一段段的回憶揭開了她內心深處恐懼的源頭。
這是一段長達18年的治療,
其間付出的時間及精神上的壓力絕非常人可以承受的。
醫者仁心,也因為 貝爾 醫師的耐心、愛心,對病患不輕言放棄的理念,
才能幫助凱倫找到希望,找回她遺失的時間。
治療的過程中凱倫在沮喪和崩潰的邊緣尋求支柱,
貝爾醫師以無比的毅力與同理心,讓凱倫學會信任與愛。
在醫師"無條件"的關懷下,凱倫勇敢接受每一次的整合,
貝爾醫師在他的專業領域裏,堅守每一個可以活路的出口,
最終讓凱倫得到救贖,在受虐兒的陰影下得以重生。
這不只是一部令人動容的故事…是借鏡,
眼皮底下還有多少受虐兒飽受身心靈的煎熬,
一時的傷害造成日後人格發展的偏頗,
我祈禱凱倫的故事永遠只是"故事"…
sunny